作为全国专一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欧能源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战略和新能源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需求,不断优化“一对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组建了60多名来自欧洲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130多名来自我校能源、机械、电气、光电、材料等优势学科的导师队伍,建设了兼具中国特色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丰富的国际人才联合培养网络。学院通过小班全英文授课,积极选派优秀学生出国交流、研习,推送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办好“华中大-牛津大学夏令营”,持续增进中外学生科研实践和人文交流,为学生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宽广的国际视野、提升了科研创新能力和国际胜任力。通过引导学生致力行业发展争当“双碳”实践者、服务国家需求甘当基层建设者、培养世界眼光勇当全球治理者,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善于讲好“中国方案”的青年人才和“知华、友华、助华”的国际人才。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学校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基本构建起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体系,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700余人,其中教授1400余人,副教授1400余人;教师中有院士19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5人,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63人(其中包括国际合作科学家4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9个。建设有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和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等国家重大科研基地,还拥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医学中心、2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6个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一批省部级科研基地。
学校网址:https://www.hust.edu.cn
法国国立巴黎高等矿业学校(Mines Paris-PSL,简称“矿业学校”)是 一所法国顶尖的精英工程师大学校, 建于 1783 年,是法国最著名的工程师学校之一、是法国巴黎高科(ParisTech)成员学校之一,亦是巴黎文理研究大学 (Paris Science and Letter Research University,简称“PSL” )的一员。优势研究领域有:交通、能源、机械等。法国工程师学校的典型的特点是“小”而“精”。矿业学校是一所培养“通用型、全才型”工程师的多学科交叉的高等学府,并拥有实力强大的科研团队和研究中心。矿业学校共有800余名教职员工,其中教师人数约为237人;学生约1300名,其中工程师学生500人,硕士研究生400人,博士生400人;18个研究中心,5大科研领域;学校和企业联系紧密,年科研合同额约为三千三百多万欧元,居法国高校榜首。诺贝尔奖得主2名。矿业学校在法国国内L'Étudiant 、L’usine nouvelle、Figaro Étudiant等权威工程师学校排名中稳居前三;其所属的大学联盟PSL在2022CWUR世界大学排名全球第19;在2023QS世界大学排名全球第26;在2023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全球第20。
学校网址:https://mines-paristech.eu/
硕士研究生项目学制三年,培养计划包括1年的课程学习和不少于1.5年的研究实习。
学院围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能源效率、氢能与储能六个技术领域开展人才培养,并可根据未来能源发展和能源领域人才需求设立新的人才培养领域。
学院按照六个研究方向建立了课程模块、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学大纲和相应师资,实现中英双语教学,在课程学习之余着力提升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和国际化视野。
学院目前开设18门全英语课程(国际学生实行同堂授课)。其中基础理论课程是针对可再生能源领域开设的综合性基础课程,旨在介绍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程是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与储能、地热能和能源效率模块课程,学生将按模块范围选择必修课和限选课,也可以跨模块选修其他课程。通过从基本技能到专业技术的训练,培养学生具备寻求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学院根据专业培养需要和清洁与可再生能源领域发展趋势聘请中外教授参与教学、研究生指导和研究合作。目前拥有中欧导师220多人,其中欧方导师约60人。学院实行双导师制,研究生授课由欧方导师主导,研究生科研实践由中方导师主导。
学院网址:http://icare.hust.edu.cn/yjsjy/pyfa.htm
授予华中科技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证书和工学硕士学位,经申请有机会获得PSL能源硕士学位。
7月夏令营优秀营员拟录取、10月全国推荐免试生录取、次年3月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录取。
学校研究生招生网址:http://gszs.hust.edu.cn/
中欧能源学院研究生学费收取标准为人民币4万元/年,学制3年。实行全面的研究生资助制度,资助体系包含学业奖学金、学业助学金、单项奖学金、困难补助和国家助学贷款。
学院每年资助部分学生前往欧洲大学、科研机构或国际企业参加学习和实习。
学校研究生招生网址:http://gszs.hust.edu.cn/
入学年 政治 英语 数学 自命题 总分
2023年 50 45 60 90 300
2022年 55 55 65 90 315
2021年 50 50 70 90 310
2020年 55 55 80 85 310
2019年 50 50 80 75 310
学校研究生招生网址:http://gszs.hust.edu.cn/
学院面向中欧大学能源领域专家,以加强在清洁与可再生能源领域内的科技合作与创新交流为宗旨,通过组织和申请国际科研合作项目、提供学校、企业及政府部门合作研究及咨询、举办高级别国际会议和论坛,向学生和其它目标群体提供与国内外清洁可再生能源行业知名专家交流的机会,提供中欧大学博士研究生之间的交流互访机会。
学院积极开展各类人文交流与走访调研活动,包括合作高校与国际组织实践冬令营、欧洲产学研调研冬令营、联合国精英班夏令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涉外交流礼仪及跨文化沟通能力,提高学生对国际组织与国际事务的认识水平,深植学生的世界眼光与家国情怀,为学生未来的升学或职业发展奠定基础。选拔学生参加国际公务员能力建设项目、参与第一届联合国宣讲会 UN JOB FAIR。四名同学获得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实习 offer,并得到 CSC 全额资助。
学院现有在读中国研究生人数229余人,国际研究生3人。学院每年资助约 40%的学生赴欧进行 4 个月至 1 年的实习或学习工作,其中部分学生获得在欧洲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机会。学院已有约 90 名分别来自牛津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巴黎高科等多所著名大学的国际学生来学院开展实习。未来,学院将与更多欧洲名校建立合作关系,不断提高国际学生层次和水平。
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均为100%,重点单位就业占比超过75%,签约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方向,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均稳居全校前列,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近年来,我院毕业生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数不断增加,攻读博士学位目的地覆盖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多个国家的顶尖学府。